二十四、加快育種攻關,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創新與應用,加強農業生物物種管理。推進18個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建設。農業技術協同推廣實現“10+3”產業全覆蓋。積極爭取擴增建設重點實驗室、原種中心、農業科學觀測數據中心和實驗站、農業生態環境國控監測點。做好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進展調度。全面實施基層農技體系補助項目。健全基層農技服務體系。繼續實施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工程。實施農村沼氣種養循環綜合利用工程項目。(責任單位:科技教育處、省農學會、省農村能源辦公室)
二十五、做好承接、下放、取消農業行政審批事項工作,重點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確保農業行政審批按時辦結率、現場辦結率達到98%以上,群眾滿意率達到96%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項達80%以上。(責任單位:行政審批處)
二十六、創新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加快補齊農業農村投入短板。建立財政涉農項目資金統籌整合機制,推動形成集中財力整合投入格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監控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專項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加快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探索建立農業發展基金、發行鄉村振興專債等多種模式,擴大農業農村投入。支持市縣國有農業投資公司投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農村產權收儲流轉等領域。推動農業農村系統特別是農業科研、基層動植物疫病防控的條件和能力建設。聚焦脫貧攻堅任務,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統籌推進農業產業扶貧,開展“回頭看、回頭幫”,抓好東西部協作扶貧。(責任單位:計劃投資財務處)
二十七、抓好農業對外開放合作,加快建設農產品出口基地試點示范和省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推動中國(成都)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和青白江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創建。加強農業援外項目實施管理,抓好南南合作三期項目啟動實施,提升中烏等境外農業產業合作園區建設。推動中法、中以等合作產業園建設。主動融入“萬企出國門”、“川貨出川”活動,組織農業企業參加國內外知名農業展會。繼續實施四川蔬菜直供港澳項目。深化川臺、川渝、川粵、川浙等省際間區域農業交流合作。高水平籌備農業“走出去、引進來”座談會、第七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第八屆四川農業博覽會。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和投資促進工作。(責任單位:交流合作處、省農業援外辦公室)
二十八、做好部分領導崗位配備工作,不斷優化中層領導班子結構。加強干部日常監督管理。組建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監督局。深化農業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農業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做好農業人才教育培訓、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崗位聘用、高層次人才評選推薦、省校戰略合作以及深度貧困地區人才研修等具體工作。優化廳屬事業單位職能,調劑加強工作力量。加快實施干部檔案數字化建設。(責任單位:人事處)
二十九、加強離退休干部黨建和服務工作。全面落實老干部工作制度和措施。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提升老干部工作質量。通過多元化活動、精準化服務,充分發揮老干部優勢作用。(責任單位: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三十、進一步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化理論武裝,夯實基層基礎,推進正風肅紀,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繼續以“四好一強”領導班子創建為抓手,以黨組中心組學習為引領,提升黨員和黨務干部素質能力。深入開展“五好黨支部”創建,充分發揮廳屬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加強政風行風和紀檢干部隊伍建設,組織開展紀檢干部專題培訓,進一步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按照職能職責抓好審計監督。以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為主線,完善黨建帶群建制度,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責任單位:機關黨委辦公室、機關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