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
(二十三)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統籌銜接“三區三線”劃定試點、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等工作,加快推進以片區為單元的鄉鎮級和村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推動產業布局和資源要素向鄉村優勢區域集聚,增強中心鎮經濟、人口等集聚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統籌中心鎮與其他建制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發揮中心鎮對片區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的輻射帶動作用,構建片區差異化設施配套模式。持續推進省級百強中心鎮建設。提升建制鄉鎮場鎮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健全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制度。加快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二十四)健全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機制。因地制宜、分區分類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把握鄉村建設的時度效,求好不求快。立足村莊現有基礎開展鄉村建設,堅持改造、保護、新建相結合,不盲目拆舊村、建新村。推廣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各方積極參與鄉村建設。落實村莊小型建設項目簡易審批有關要求,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建設項目,具備條件的可采取以工代賑等方式實施。
(二十五)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實施撤并建制村暢通工程和鄉村振興產業路旅游路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水務工作,加大農村供水工程升級改造力度。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進農村邊遠地區“光纖+4G”網絡覆蓋。推動“智慧廣電”網絡鄉村全覆蓋。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
(二十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實施“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五年行動。新改建農村無害化廁所60萬戶以上。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就地資源化利用。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推動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和村莊保潔等一體化運行管護。
(二十七)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鞏固上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加強天然林資源和古樹名木保護。推動農村河湖水環境治理改善。全面實施節水行動。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行動,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加強畜禽糞污和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推進草畜平衡發展。鞏固長江禁漁成果。扎實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常態化治理工作。強化農業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